近期,部分地方的村干部向本报“民情热线”诉苦:一方面,政府在宣传新农合参合政策时表示,参合自愿,可另一方面,不少县(市、区)政府却对农民参合率下达指标任务,规定镇、村参合率必须达到96%。这样一来,负责动员群众参合并负责参合费收缴任务的村干部不由得倍感压力。
明光市泊岗乡高秦村就因达不到该市规定的参合率,村干部年年自掏腰包垫资。该村高支书无奈地告诉记者,他们村共有700多户、2700多人。最近,乡政府要他们村干部收取2010年的参合费,以家庭为单位,每人30元。村干部深入各村民组宣传新农合政策,动员农户参合。做了很多工作,还是有少部分农民不愿参合缴费。截至2009年12月底,高秦村的参合率只达到70%多,远远没有达到96%的规定参合率。只能动员不能强迫,最终完不成任务,村干部只得垫资。该村2008年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,2007年底,村干部就为参合费垫资2000元,2008年底,又垫了4000元,垫付的资金至今没有解决。“今年像往年一样,又完不成任务了,还要掏腰包垫付。周边很多村的村干部和我们一样,因完不成任务,都是个人出资垫付。”
像高秦村一样,灵璧县渔沟镇、霍邱县花园镇、歙县岔口镇等地,在新农合筹资工作中,也出现了村干部垫资现象。歙县岔口镇还把新农合筹资工作纳入对镇、村干部的年度考核工作中,村干部普遍感到工作压力大。自当地推行新农合制度以来,岔口镇各村都不同程度存在垫资现象。
农民参合积极性不高,是导致村干部完不成任务的直接原因。自2010年开始,我省新农合筹资水平提高到每人每年150元,各级财政补助120元,农民每人每年缴纳30元,生病时可到新农合定点医院住院治疗,大部分医药费都可报销,可农民为何不领情、不愿参合呢?
本报记者通过长期接访和调查,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:此项制度推行初期,由于监管不到位,部分新农合定点医院医药费偏高,参合农民觉得不划算;报销手续复杂,报销的医药费不能及时发放到位;有的家庭全家外出打工,联系困难,无法参合;部分农民自我保健、健康风险和互助共济意识不高,存在侥幸心理,认为自己身体健康,短期内不会得大病;部分村干部对新农合政策没能完全吃透,向农民宣传解释的方法比较简单,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都放在了收费和完成参合率上。由于工作方法简单,不能正确引导农民确立自我保健意识,不能充分调动农民参合积极性。上述种种原因导致各地参合率偏低。
对村干部垫资,乡镇政府是什么态度呢?明光市泊岗乡分管新农合工作的吴副乡长告诉记者,乡里规定各村参合率是96%,不过乡政府不允许村干部垫资。对此说法,当地村干部反映,村干部垫资一事乡里都知道。
明光市卫生局新农合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,该市规定,各乡镇参合率要达到96%,因为参合率高,基金总量大,农民医药费报销标准就能提高。不过,对没有完成参合率任务的个别乡镇,他们也没有拒绝该乡镇农民参合。
对此现象,省卫生厅新农合办公室工作人员解释,新农合资金是以县(市、区)为单位统筹的,2009年之前,国家和省并没有规定参合率必须达到多少,可是,各县(市、区)为了收缴更多的参合资金,就给各乡镇下达任务。2009年,国务院提出各地参合率要达到90%,不过,如果达不到,也不会影响农民参合。村干部垫资是不对的,省农合办也不允许。
虽然卫生部门明确表态,不鼓励村干部为参合群众垫资,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。
数年前,因村干部垫付农业税导致全省出现大量村债无法消化,为化解村债消除矛盾,省政府特地拨出财政专款进行化解。这一工作刚结束没几年,新村债又因地方政府单纯追求农民参合率达标而出现。针对这一现象,有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,不要再复制当年村干部垫付农业税导致村债大量出现的状况。